详情

2023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4/2/5 8:46:1195
导读
2024年,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预计2024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总产值相比2023年将持续回升。
  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3年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
 
  (本文为《2023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 朱亦丹、魏志勇)
 
  2023年行业评述
 
  #主要政策标准#
 
  2023年1月3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打好技术基础、补齐领域短板、强化机制弱项、紧抓责任落实”作为总基调,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思路。通过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基本掌握重点噪声源污染状况,不断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有效落实治污责任,稳步提高治理水平。
 
  2023年5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低噪声施工设备遴选工作,经企业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程序,确定了《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第一批)》,总计46个低噪声施工设备入选。《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第一批)》的确定,为有效降低施工噪声提供了保障。
 
  2023年8月4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噪声》,完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和规范排污许可证中工业噪声相关内容的申请与核发工作。并于2023年9月29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相关部门依法逐步将排放工业噪声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推动排污单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报排污登记表,在“十四五”期间将工业噪声依法全部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
 
  紧随《“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各个地方也先后颁布了各地方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包括《天津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上海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山东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浙江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江苏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十九个省、直辖市发布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噪声污染情况#
 
  根据《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年)》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6.0%,夜间为86.6%,同比分别升高0.6和3.7个百分点,但4a类功能区(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和1类功能区(居住文教区)夜间达标率持续偏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各渠道各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约450.3万件,从投诉类型来看,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67.5%;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25.1%;交通运输噪声占4.3%;工业噪声占3.1%。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网络渠道)共接到公众投诉举报25.4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投诉举报的59.9%,居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1位。根据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受理的噪声投诉数据分析,1月、2月和12月噪声投诉量较少,3月~11月噪声投诉数量较多,夜间22:00至1:00投诉最集中。
 
  全国各地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分类管理,采取多种防治举措,持续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工作。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噪声处罚金额约1300万元;施工噪声处罚金额约1.7亿元;新安装机动车违法鸣笛抓拍系统327套,新铺设路域环境低噪声路面约1600万平方米,在道路和新建公路两侧安装声屏障约118.5万延米、隔声窗约76.4万平方米,采用低噪声振动的轨道列车1800余辆,在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安装声屏障约102.3万延米、隔声窗约14.0万平方米;社会生活噪声处罚金额约1200万元,在公共场所共设置880余套噪声自动监测设备和噪声显示屏,新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和宁静小区82个。
 
  03
 
  #产业发展#
 
  2023年,各地方财政均呈收紧状态,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缩减,企业存在回款周期长等问题。同时,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造成依托房地产的噪声治理项目减少,回款出现问题等情况。随着年初《“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年中前后各地方噪声污染行动计划逐渐落地实行,生态环境部门对于噪声污染的监督力度增强,中小型噪声治理改造项目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6日,企业经营范围有噪声业务的且归属生态环境与环境治理行业的企业,正常经营的有2799家,相比2023年初减少了80家。在所有噪声治理企业中,一般纳税人有854家,占30.4%,同比上升3.6%;小微企业有2320家,占82.8%,同比上升18.2%;高新技术企业147家,占5.2%,同比下降0.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36家,占1.3%,同比上升0.7%;“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4家,占0.1%,同比不变。专业技术人员约0.9万人,其他从业人数约2.7万人;主业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业务、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30余家。
 
  2023年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热点需求仍集中在轨道及城市交通等领域的消声、隔声和隔振等方面;工业领域的分布式能源、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与建材等行业的降噪隔振需求,随着《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噪声》的提出,较往年有较大的提升;受各地方环保部门对于噪声与振动控制的重视,各地方监察力度增加,中小型环保项目和功能性隔声窗类建筑隔声防护产品需求均呈现增长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约为129亿元,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详见表1。近五年来,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的总产值情况如图1所示。
 
  表1 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产值情况


 

  图1 近五年来产值变化趋势(亿元)

 
  #关键技术#
 
  噪声污染控制方面,玻璃棉、岩棉等传统声学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但随着这些材料对人体健康存在着一些不利影响被报道,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也在寻求新的材料替换。砂岩板、微穿孔板、聚酯纤维等吸声材料的研发和改进,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了玻璃棉和岩棉。但是,在防火、造价等方面,新材料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有源降噪技术,由于降噪频段窄,降噪成本高,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在工程领域仍然很难得以推广。振动控制方面,国内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使得减振产品及材料得以广泛应用。随着聚氨酯材料的国产化,也为减振产品的研发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2023年,一些由市场需求牵引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获得行业认可。四川三元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装有风机有源降噪控制系统的通风隔声窗”被列入《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名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牵头的“国家噪声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获得202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噪声法》和《“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将得到进一步落实,监督管理力度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噪声与振动问题将更为关注,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预计2024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总产值相比2023年将持续回升。
 
  “排污许可证”的落实将推动工业领域的企业加大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投入,电力行业、分布式能源、石油化工、矿山、冶金与建材等行业企业将是重点治理的对象。此外,随着噪声监测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能力提升,以及与噪声和振动污染控制相关的行业标准逐步实施,将产生更多的治理需求和应用场景,为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提供新的市场和机遇。
 
  来源: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 技术部

       原标题:2023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评述及2024年发展展望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