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办公厅副主任李红兵表示,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开展政务公开,一是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切深化政务公开, 二是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化政务公开,三是紧紧围绕拓宽渠道提升实效深化政务公开。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着力为人民群众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提供便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社会合力。
详情如下↓
封面新闻记者:政务公开是保障人民群众对建设美丽中国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安排,请问生态环境部在加强政务公开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社会合力,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安排,谢谢。
李红兵: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正如您所说,政务公开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开展政务公开,着力为人民群众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提供便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社会合力。
第一,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切深化政务公开。持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公开力度,每小时发布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AQI,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自动站监测数据;每半月发布全国及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每月发布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地表水的水质月报;每季度发布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海水水质国控点位监测数据;每年发布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政策的发布力度。通过生态环境部网站等途径,集中统一发布并且动态更新现行有效的部门规章共87件,集中发我部制定的政策文件,让群众知晓、理解和支持生态环境政策,也为群众监督政策的执行提供便利。
第二,紧紧围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及时公布生态环境系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效,持续发布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进展,以及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进展情况。积极公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相关工作进展,发布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息。公布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实施环评编制、受理、审查、审批全过程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排污许可证和排污登记信息。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指导全国8.3万余家企事业单位依法披露环境信息。
第三,紧紧围绕拓宽渠道提升实效深化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平台作用,提高传播的效果。2023年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信息四千余篇,页面浏览量近1亿次,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总阅读量超4亿次。部网站已经打造成“不打烊的网上生态环境部”部微信和微博被评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在公开客观信息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加注重解读生态环境政策,通过视频动画、“一图读懂”、直播访谈、数据图表这些直观的方式,精准解读政策背景和目标措施,深入细致解释回应生态环境领域专业问题,让信息更好获取、政策更好理解、群众更好参与。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依法依规持续优化政务公开。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等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公民生态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是不断拓展公开渠道,提升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及回应关切的质量和效果。方便群众更加及时便捷的获取、理解生态环境政策和信息。
三是强化信息管理,加强互联互通,以政务公开推进构建大环保格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不断凝聚社会合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