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衢州市做好“以水促富”文章,解码“水生态价值转化”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4/1/3 8:45:1987
导读
2023年以来,衢州市紧紧围绕“水生态价值开发转化”做文章,立足水利发掘优势,全力做好“以水促富”文章。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龙游灵山港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等6个国家级试点和水土保持生态贷等22个省级试点,谋划包装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包6个。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数字中国、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要求,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改革争先创优,加强改革经验推广推介,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为浙江“两个先行”提供支撑保障,特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网”“浙江省生态环境政务网”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改革之声”栏目,择优登载各地各单位改革工作的创新做法、亮点成效,供各级交流借鉴、互促共进。
 
  2023年以来,衢州市紧紧围绕“水生态价值开发转化”做文章,立足水利发掘优势,通过靠前谋、聚力干、奋起赶,全力做好“以水促富”文章。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龙游灵山港全国幸福河湖建设试点等6个国家级试点和水土保持生态贷等22个省级试点,谋划包装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包 6 个。
 
  一、靠前“谋”,以破题之势搅动“一池春水”。
 
  一是坚持高站位,把牢政策窗口。抢抓重大水利建设政策窗口期,“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抽调业务骨干专家组成“项目智库”,向上紧紧围绕国家规划、省级规划、专项规划三个“赛道”分向发力;向下充分发掘自身特色和优势,强化一县一调研,制订一县一课题,做好资源储备。今年以来,累计向上对接 60 余次,开展县级调研 80 余次,形成改革创新课题 21 个。其中成功争取到江山新塘边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国家级试点,获上级补助 1432 万元。二是着眼大格局,紧跟发展风口。立足“项目投资稳增长”和“兴水富民促发展”两大主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钱从哪里来”、“项目如何快速落地”和“管理模式如何破解”等三大瓶颈,全力研究“水生态价值转化”“发挥节水效益”“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等三大路径,积极构建水利服务地方发展新格局。如,柯城区首批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获上级补助 1.4 亿元,有力助推石梁镇麻蓬村、沟溪乡余东村等一批未来乡村品牌建设。三是靠前谋长远,找准行业突破口。瞄准本市区位短板和行业管理难点痛点,以试点促改革提升。以山区小流域多山洪灾害为发力点,加快水利数字化感知体系建设,成功创建山洪灾害防御改革试点 14 个,实现六个县(市、区)全覆盖;以农业用水利用率不高为发力点,探索大中型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成功创建铜山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在全省首创“渠长+水权+农(水)旅社会资本投入”的大型灌区节水利用新模式,实现年节水 1500 万立方米。
 
  二、聚力“干”,以创新之力用好“一泓碧水”。
 
  一是打造样板高地。依托全省率先开展全流域系统治理的基础优势,做足“水上+岸边”文章,通过活水系、连水网、复滩林等方法,将河道、水库、村镇、园林串联形成“一核两带九溪多群”的幸福河湖风光带,实现形态、生态、业态“三态融合”,推动流域内资源集聚转化、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龙游灵山港成功创建首批全国幸福河湖试点,衢江区入选省级幸福河湖试点,共获得上级补助1亿元,成功培育出龙游溪口、衢江莲花等一批以水促富的水美乡村示范区。二是储足发展底本。借助全市 13 个大中型灌区的基础优势,做深水资源高效利用文章,通过深入推进水系连通、农业节水、数智化管控提升等举措,进一步优化农业用水资源配置,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助力现代农业园区迭代升级。其中,铜山源库灌区成功入选全国数字孪生灌区试点,乌引灌区入选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试点,共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 3.5 亿元。三是助力山区共富。按照“文旅体商农融合发展”的生态价值转换理念,以水为媒,在推进小流域生态系统治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提升山区水环境,引导绿色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一源两翼八纵十脉十枢”的水网格局,带动当地山民增收致富,变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如,开化县钱江源齐溪小流域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通过持续优化治理,成功将龙门村建成 3A 级景区村,开办农家乐 60 余家,每年吸引游客 20 多万人。
 
  三、奋起“赶”,以改革之举发掘“一隅金水”。
 
  一是解决“水项目”资金。坚持将重大水利项目作为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围绕“钱从哪里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探索利用专项债、金融信贷资金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变项目建设“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有效破解政府投资资金筹措难等问题。如,开化水库试行 BOT 特许经营模式、江山试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 REITS 试点等,均高效完成所在水利项目建设。二是推动“水资产”确权。谋划推进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试点建设,制定出台《衢州市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指导意见》,全面启动水利工程产权登记工作,推进水利基础设施资产登记入账,盘活水利工程资产。确权后,探索经营权转让、产权抵押、资产证券化等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重大水利工程运营管理,进一步拓宽水利工程融资渠道。目前,全市已完成 45 个水库产权证确权登记工作。三是加快是“水资源”转化。在持续推进“节水贷 ”“取 水贷”“生态贷”试点建设基础上,额外将水土保持纳入“生态抵质押贷”“生态信用贷”金融产品支持领域,进一步推进水生态价值转化通道。同时,以浙中城市群水资源配置通道工程为载体,探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权、水价机制,推动生态“好水”变为经济发展“活水”。目前,已发放全省首笔“节水贷”6000 万元。
 
  原标题:(改革之声)衢州市做好“以水促富”文章 解码“水生态价值转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 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兴旺宝”。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兴旺宝)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