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2023中国
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芜湖举行,会期共3天。
此次大会聚焦机器人+应用、全球机器人概览、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情况及未来走势、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机器人产业人才建设等热点话题,参会代表集聚智慧、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制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计划,共同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大会日程包括:中国机器人TOP企业遴选评价工作会、2023中国机器人企业家峰会、汽车用机器人关键技术与验证专家研讨会、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理事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主论坛、机器人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发展大会、机器人+康养产业协同推进论坛暨工作会、机器人+五金产业协同推进论坛暨工作会、IFR会员见面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专家委员会工作会、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建设大会、矿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讨会、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工作会。
来自国家部委、省市政府的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研究院所的专家、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及细分应用领域的优秀企业家、行业协会等900余位人士参加了此次大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机器人分会执行理事长宋晓刚,芜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东,芜湖市鸠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万勇,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装备处副处长肖锋分别介绍大会筹备情况。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秘书长苏珊娜博士将在疫情后首次来到中国参加本次大会,并发布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数据。与此同时,国际机器人联盟将与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共同召开"2023年国际机器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EO圆桌对话"。
下面分享一些业内专家观点: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迦智科技创始人熊蓉看到了把握核心关键技术、培育行业生态的重要性。在她的《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与挑战》主题分享中,熊蓉教授把人形机器人面对的产业化难点归为三个方面:“系统研制难、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本质不稳定的系统以及它必须具备一定通用的智能”。这些难点也被看作是国与国之间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迪昀则给出了“以终为始”看仿生机器人的全新视角。在他眼中,仿生机器人的发展“终点”应该是一种“人”与“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共处的状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峰围绕“并联机器人的功能构型、行为控制、工程应用、行走作业六足机器人等”环节展开深入探讨。在他看来,“机器人的智能行为是通过感知来实现的,这是机器人智能的前提。而有了这个前提,在控制方法上创新团队就应该围绕‘感知’与‘行为智能’重点突破。”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研发总监聂博文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机遇。在他看来,“智能机器人发展迅速,并已经开始向包括服务业、制造业、农业、水利、运输业、矿业、建筑业、仓储的全行业、全领域渗透。而大模型+多模态将推动‘机器人+场景’走向纵深。”
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晓平表示,“具身智能对于行业而言既是一个热点,更是一个起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具身智能的价值,并在产学研政联合布局,始终保持走在潮流的最前沿。”
会上,中国机器人TOP企业遴选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会同全国省市行业协会组成工作组委会,指导地方各省市机器人行业协会共同推进机器人TOP企业遴选评价工作。经过前期的企业自荐和组织委员会推荐,目前已阶段性完成数据收集。具体遴选结果将于2024年一季度对外发布。此外,中国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同步成立。
中国,作为机器人产业最大的市场,
服务机器人占据了大半江山。未来,将会迎来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