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加工所食品加工研究室在黄皮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分布规律及其抗炎活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绿蜜黄皮是热区廉江市的特色黄皮品种,该研究综合分析了绿蜜黄皮果皮、果核和果肉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在细胞水平评价了各部位酚类提取物的抗炎活性,并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抗炎通路机制,筛选出黄皮果实中的关键酚类抗炎成分。
黄皮原产于中国南部的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区,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优稀水果,由于其营养健康价值与良好风味,逐渐受到消费者喜爱,也是许多农村乡村振兴的“致富果”。果肉酸甜多汁,常作为鲜果食用,或加工成蜜饯和菜肴,而副产物果皮和果核通常被废弃。传统药学记载,黄皮果实不同部位均有抗炎价值,可用于缓解咳嗽、哮喘、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胃肠不适等症状。酚类物质与植物抗炎活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据报道黄皮果实不同部位酚含量均较高。然而,对于绿蜜黄皮这一新品种,其果实各部位的酚类物质分布特征尚不明确,黄皮果实发挥抗炎活性的关键酚类分子还有待挖掘。
该研究测定了绿蜜黄皮果皮、果核和果肉中的总酚含量,并采用U
PLC-MS/MS技术分析了具体酚类种类和相对含量;采用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评价了果皮、果核和果肉酚类提取物的抗炎活性;再借助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了芦丁、槲皮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这3种主要酚类成分的抗炎通路机制,验证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绿蜜黄皮果皮中的总酚含量最高,果肉次之,果核中最少。3个部位的多酚提取物均能发挥一定的抗炎功效,其中果皮酚类提取物对炎症介质NO和IL-6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果核和果肉酚类提取物对炎症介质TNF-α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经筛选,槲皮苷在黄皮果实的抗炎功效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关键作用,通过抑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来实现炎症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黄皮果实的酚类营养数据,为黄皮果实各部位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指导。
相关研究成果以“Distribution profiles of phenolic compounds in a cultivar of wampee (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 fruits and in vitro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中科院一区)。中国热科院加工所曾凡珂研究实习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热科院加工所李如一副研究员和李积华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成果依托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加工重点实验室,得到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揭榜挂帅”项目、湛江市创新创业团队引育“领航计划”和广东省优稀水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等项目的资助。【
阅读原文】
作者:曾凡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