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18 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开幕,本届高峰论坛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今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化基因的化工新材料央企,中化国际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宏伟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快“走出去”步伐,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紧密合作,不断汇聚全球力量,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数智化升级,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全球韧性产业链,擘画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新蓝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崭新的塔器和装置挺拔林立,厂区道路宽敞整洁,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数字化、智能化打破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模式,一切操作指令都在中央控制室展开……在泰国春武里府洛加纳工业园,经过两年的日夜奋战,一座现代化化工厂拔地而起,中化国际聚合物添加剂业务Glocal(Global Production, Local Services,即全球生产、本地服务)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 中化国际泰国聚合物添加剂工厂
在聚合物添加剂领域,中化国际陆续在山东、安徽、江苏建立了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务在细分市场稳定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从当初单一的产品贸易,逐渐向技术、人才与资本共同输出的海外产业战略布局转变。早在十几年前,中化国际便在欧洲、北美设立了添加剂业务销售公司和仓储物流基地。随着公司核心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海外建厂和本地化生产成为了可能。
搭乘“一带一路”东风,中化国际将目光瞄准广阔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锤炼企业国际竞争力。经过多年部署和详尽的调研、决策,选址泰国春武里府洛加纳工业园建设首个海外添加剂生产基地。
该地位于泰国国家级商业圈东部经济走廊,聚集了多家世界知名汽车整车厂和
轮胎企业。在这里建厂,不仅可填补东南亚国家
橡胶防老剂生产的空白,还能大幅提升全球化供应的敏捷性,为下游客户的东南亚生产基地提供更重要、更便捷的本地化服务,更可凭借地缘和商务优势,将市场辐射到整个东南亚乃至全球,不断提高添加剂产业全球化供应的稳定性。
2018年底,中化国际泰国添加剂工厂(以下简称“泰国工厂”)项目扬帆起航,标志着公司添加剂业务从“中国生产、全球销售”向“全球生产、全球销售”转变,真正踏上了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
新征程上,中化国际也持续加强海外履责,坚持属地化经营、本土化运营,搭建文化交流、文明交融的桥梁,谱写了携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动人篇章。
篇章一:出海
2020年10月,泰国工厂项目首批派驻人员从国内出发,踏上前往项目建设现场的旅程。有着12年工作经验的“老中化”——武林也是成员之一。
初到春武里府,建厂的土建工程尚未开工,作为工程组的一员,武林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工厂的设计图纸是国内设计院完成的,只有中文版本,要想继续施工,必须先完成“泰国版”的图纸。面对语言不通、沟通交流不便、信息渠道有限等种种难题,武林所在的工程组和国内同事们一起齐心协力想办法,找到泰国当地的设计师进行转图,终于形成了符合当地标准的图纸。
▲ 2020年8月,泰国工厂关键设备进厂
当时的工地上,除了国内派驻的先头部队,只有6名泰国当地同事和20多名缅甸工人,一共不到30人。工厂的设备陆续到货后,大家同吃同住、一起上手干活。那段时间,武林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都在现场,从培训当地工人、进行设备装卸到反复修改现场施工方案,短短一个月就瘦了20多斤。
▲ 武林与泰籍员工现场交流
外籍同事不会讲英语、更不会中文,尽管有翻译,但是工作或者日常沟通也不顺畅,沟通的障碍成为工程建设进度的拦路虎,“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沟通方式五花八门,不标准的发音搭配眼神和简单的肢体动作,我们逐渐达成了一种特别的默契,心与心的距离逐渐拉近,工程建设也得以顺利推进。”武林笑着说。
篇章二:成长
2021年,泰国工厂项目建设继续紧锣密鼓向前推进。同年4月,第一批援建人员共19人在上海吻别亲人和祖国,飞赴泰国。此次出征的援建人员来自中化国际国内各添加剂生产基地,是一支由电仪、机修、质检、数字化等多部门多工种人员组成的“整建制”骨干队伍,主要目的是协助泰国工厂开展设备安装和调试、质量检测、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工作,为项目顺利投产和稳定运营奠定作业基础。
▲ 2021年5月,第一批援建人员进厂
刘琳琳是19人援建队伍中的一员,主要负责产品工艺。初入泰国工厂,施工现场一片繁忙,作为队伍中少数的女性员工,最不适应的便是当地的气候,东南亚国家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如果不做好防晒,没几天便会晒成“口罩脸”。
“泰籍员工嘴上说着‘卖水(不漂亮)’,隔天便安排了防晒霜,还热心地教我们防晒小知识,期间少不了比手画脚和在线翻译,这些细小的点滴,传递了最真诚的关怀,让我在异国感受到了温暖。”刘琳琳说。随着工厂建设的快速推进,渐渐地,大家习惯了东南亚的强紫外线和异域风情,努力适应着地域文化的差异,找寻与外籍同事适配的工作方式。
▲ 刘琳琳与泰籍员工交流
泰国工厂在设计之初,便将“智能工厂”和“敏捷供应链”两大理念贯彻其中。2021年下旬,随着DCS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组态完毕,工艺装置进入调试阶段, MES系统(制造执行管理系统)、WM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WCS系统(仓库控制系统)开始测试,工艺组和数字化组手持详细的调试方案同步开展工作。
刘琳琳介绍道,“WMS系统和WCS系统刚开始测试时,我们和数字化组成员白天忙碌在作业场所汇总问题,下班后与供应商和专业人员沟通讨论方案,总结经验。”夜以继日的付出与努力,系统终于在2021年底具备了连续运行条件。数字化系统的陆续上线为泰国工厂以“Smart Sennics”为指引,构建一体化运营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泰国工厂中央控制室
同时,工厂还具备“绿色可持续”的特点。借鉴国内工厂“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经验,泰国工厂从设计开始,便被打造成为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工厂,采用全球领先的绿色环保工艺路线,在产品品质、资源利用率、“三废”排放、工艺安全等方面均实现了高水平管理。
篇章三:蜕变
在紧张、忙碌又充实的一年多时间里,泰国工厂的厂房逐渐拔地而起、设备安装到位、工艺流程打通,国外项目现场与国内支持部门紧密协同,不仅顶住了泰国当地日趋严峻的防控压力,更夺回了建设时间,通过调整建设顺序等有效措施,保证了项目推进的速度和质量,一点点啃下了非常态下的工程建设目标。
2022年3月,随着第二批和第三批援建人员陆续到来,泰国工厂气试、水试、热试工作一气呵成,完成了施工建设。同年5月19日,泰国工厂正式投料生产,通过一体化运营体系,利用信息系统将客户订单和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销售与物流配送高效匹配。
▲ 2022年5月19日,泰国工厂投产运营
在基本了解周边客户每月用量的前提下,泰国工厂的送货模式接近“Just in time”,实现按计划每周集中送货,同时通过自建物流团队,增强对运输过程的控制力,成为一座具有敏捷供应链模式的现代化工厂。
当泰国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添加剂产品,安全交付到客户手中时,每一个曾为项目建设付出过努力的中化人脸上都露出成功与满足的微笑。这几年的苦,总算在那一刻都变成了甜,添加剂业务的“出海”梦真正得以实现。
▲ 泰国工厂自动包装线
篇章四:融合
“DCS,V笋色笋界洪流淘来?(DCS,V0407液位多少?)”
“修到,宁构……(收到,宁哥……)”
这是对讲机里传来的一段对话,现场主管中籍员工小宁和主控室泰籍员工不标准又夹杂地方口音的泰语和中文让人忍俊不禁,但这却是两国员工相处磨合出来的沟通方式。
▲ 李荣合与泰籍员工交流学习
小宁所在的班组被班组长李荣合起名为“祝融军团”,寓意为“互助融合、探索未来”,班组共6人,中籍员工2人,泰籍员工4人。谈起自己的“祝融军团”,李荣合笑道:“记得刚分班组那会儿,有人问我,中籍和泰籍员工之间怎么沟通?其实沟通方式五花八门,我们组建了线上沟通群,大家发信息沟通时,会同时显示中泰两种文字。我也尝试着学习泰语,想更加贴近泰籍员工,更了解他们。泰籍员工在努力学习工艺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学习中文,他们也希望更了解我们,让彼此的沟通更加顺畅。”
如今,走进泰国工厂,每一处都会看到中籍员工和泰籍员工比手画脚的交流,期间夹杂着欢声笑语。中泰员工长期的相处磨合,通过不标准又简短的语言交流,竟奇迹般地产生了共鸣,这种跨越国籍的共鸣催使两国文化不断融合。
▲ 泰国工厂员工送出春节祝福
2023年春节,在这个最具中国味儿的节日里,泰国工厂员工与中化国际添加剂事业部上海总部员工用视频互送祝福,用对方的语言共同祈愿“新春大吉”。上海总部员工精心准备泰文版本的贺岁小视频,泰籍员工们也早早学会了“新年快乐”等吉祥话,女孩子们还穿上了漂亮的中式旗袍。真挚的情谊飞跃山河,温暖着对方,更激励着彼此。
2023年8月,泰国工厂两名泰籍员工的孩子结伴而行,作为中国中化下属企业的员工子女,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中化第一届“国际夏令营”,与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孩子们一起共享多元文化,共同领略企业大家庭的魅力,助力中外文化交流。
赓续丝路精神,共创美好未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让中化国际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站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起点上,中化国际将继续汇聚全球力量,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数智化升级,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更多贡献,让这条合作共赢之路,延伸得更远更长,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