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公开,共提及五项重点任务,包括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以及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
对此,业界充满了期待。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专家分析称,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效、规范的市场机制,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随着各地方间的交易壁垒被打破,环保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创造能力,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认可,真正“做大做强”。
具体来看,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主要有三方面要求:①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施行统一规范管理;②推进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③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与消费。
这就意味着,生态环境要素与资源的价值属性将更加明确。说得直白点,政府、企业用于环保上的投资将不再是“任务性”或是“公益性”的,相反,生态环境工作做的越好,就越有可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报酬。此举无疑是为环保产业指明了“变现”之道,为改善环保投资回报不足与产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的打了一剂“强心针”。
除利好产业良性健康发展外,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对于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区域性特点,且常常会涉及多个地区,在区域壁垒下,这类问题很难得到协调解决,尤其是一些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存在责任划分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因此,亟需统一的市场标准来规范工作,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系统性开展。
那么,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环保企业,又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其一,全国统一的市场之上,企业优胜劣汰的进度将进一步加快。此前,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完全由实力说了算,如跨区域拿单的难度就比较高,这样除了造成“外地”更专业的企业进不来,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专业解决外,也间接导致内部企业“躺平”,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推动。
其二,在环保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得以彰显。根据环保圈的分析,在“地方保护主义”下,市场的真实需求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被各种壁垒割断了,而“在统一、透明的大市场中,技术创新优势才能够成为助力企业发展的长板,优质的技术和产品也更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之,在业内人士看来,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生态环境市场,将有效扩大内需,激发绿色消费需求潜力,对于促进“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也具有重要意义。
原标题: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地方环保企业想“躺平”,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