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0821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发改政案函〔2024〕335号
韩定安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一流美丽湾区的提案》(第20240821号)收悉。经综合省科技厅、生态环境厅、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绿色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向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目标前进,也是对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理念和宝贵经验的生动诠释。你们从联动机制、绿色创新、生态旅游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意义。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联动机制。一是积极推动构建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每年组织召开粤港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小组会议、粤澳环保合作专责小组会议、粤港澳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测网络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深化与香港、澳门在绿色低碳、海洋保护、
环境监测、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合作交流。2023年在粤港、粤澳环保合作交流机制下增设“无废湾区”专题小组,统筹推进粤港澳生态环境同保共治工作。
二是着力打造粤港澳空气质量改善先行区。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维护运行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结合湾区复合型污染特征,增加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实行技术层面的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共同分析研判成因及预测区域内重污染天气的发展。积极对接香港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组织开展珠三角区域的环境空气健康指数(AQHI)研究,广州市初步形成本地化的AQHI模型。
三是全力保障区域水环境安全。持续优化区域供水格局,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强化水源地环境监管,确保珠三角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有效保障大湾区饮用水安全。强化重点流域水质达标攻坚,建立广佛跨界、茅洲河、淡水河、石马河等省级层面流域综合整治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共同开展流域污染治理。积极推进深港深圳河、珠澳鸭涌河跨境河流环境整治,持续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四是强化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制定实施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组织珠江流域13市协同开展总氮减排,协同治理入海河流。在珠江口等重点海域开展氮磷污染监测分析,在珠江口、大亚湾海域开展海漂垃圾和微塑料监测,推动深圳湾、大鹏湾建立海上环卫机制。粤港双方通过粤港海洋环境管理专题小组,开展珠江口海漂垃圾治理合作,粤方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为应对跨境海漂垃圾的通报警示系统提供数据支撑,香港方面通过海上垃圾通报警示系统,就香港及珠江河口海域可能出现大量海上垃圾的情况发出警示,并适时通报粤方,双方及时协调调配资源进行海漂垃圾的处置工作。
(二)开展污染防治与修复领域专项研发。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典型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通过开展典型行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研发出精准前处理+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集成与智能化一体机设备,核心材料(分子筛、
催化剂)和核心部件
沸石转轮均实现国产化替代。
二是水污染防治方面。“练江水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已研发出密集村镇适宜性截污、内源污染控制及底泥资源化利用、重污染支流生态修复等练江治理的关键技术,相关截污、生态修复、底泥原位修复、污染物通量高频监测等技术以设备或应用的方式在练江流域治理中得以利用。项目研发成果为练江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有色金属矿冶区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以广东韶关大宝山矿作为技术应用示范点,通过土壤改良剂和植物品种的优化组合,当土壤pH值极低和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情况下,金属矿山土壤成功实现直接植被,示范区域的植被覆盖度高达96%,土壤产酸和重金属污染扩散趋势得到有效改善,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四是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废弃物智能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搭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开展线上回收订单聚合线下回收人员上门的业务模式,回收电器电子产品约630万台,覆盖全国470个主要城市。研发新型电子废弃物中稀贵金属无氰化高效提取技术,并已在企业开始示范线建设。
(三)协同发展生态旅游拓展生态效益。一是在全国率先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深圳东部华侨城在2007年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并于同年发布《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范》,为建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相关规范标准奠定基础。随后我省积极推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3年至2015年,先后推动韶关丹霞山、梅州雁南飞茶田景区、惠州南昆山等3家单位获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二是提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按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评分实施细则》,指导4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完善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污水处理系统等绿色配套设施,以节约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打造生态研学、森林康养等绿色旅游产品;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营管理中,重视对游客、员工开展环境保护和节约利用资源宣传引导,强化绿色服务、低碳消费理念。将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乡村旅游镇村等评定复核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示范区质量管理。三是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4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生态旅游拳头品牌,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沿海经济带、乡村旅游集聚区,创新开发绿色旅游产品,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指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点,结合山地森林、地热温泉、滨海度假、河湖湿地、桑基鱼塘、田园景观等生态资源,积极发展集中医养生、生态休闲、乡村研学、文化传播与旅游于一体的绿色旅游业态,推动惠州罗浮山、佛山皂幕山,珠海东澳岛、河源万绿湖、梅州客天下、茂名信宜双合村等一批森林、温泉、滨海、农业主题的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四是发展岭南特色的森林旅游。2019年,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通知》,不断健全森林旅游建设发展机制,完善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森林+文化”“森林+教育”“森林+体育”、森林露营地等绿色旅游新业态,开展森林旅游知识宣传,强化游客、经营管理者的绿色旅游意识。2020-2024年,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林业局联合推出乳源“登高峰、望秀水、观奇峡、品瑶情”线路、连南森林生态与民族文化体验线路等100条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打造连山皇后山茶庄园、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乳源瑶山王茶仙谷等100个广东省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公布韶关乐昌市桃缘山居等129家“南粤森林人家”。
二、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你们提出的建议,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争取生态环境部支持,强化与香港、澳门沟通协调,在现有粤港、粤澳环保合作交流机制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深化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联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标准、政策、规划等对标衔接研究。积极推进臭氧污染、跨界河流治理等共性、跨界问题联防联治,共同解决跨区域污染问题,深化粤港澳三地加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先进经验的交流。以粤港澳联合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加强与香港、澳门联动,共同组织实施区域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推动一批美丽中国建设示范项目。二是继续聚焦污染防治与修复战略目标,围绕我省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调研论证、凝练需求,加快推动相关技术创新。同时,加强部门间沟通交流和工作联动,推动相关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应用示范和产业化。三是统筹协调全省旅游资源,创新打造生态旅游业态,丰富生态旅游产品,推动生态旅游目的地提质增效,全面推动我省绿色旅游发展。推动优质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协调衔接,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产品,依托深圳文博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做好宣传推广。引导乡村依托森林生态资源,结合消费新需求,融合品牌酒店、民宿、特色美食、旅游购品等元素,推出优质乡村微度假产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继续完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文化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2024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