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家山水工程”是“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国家“山水”工程)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游同治,从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该工程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大运河沿线河湖汇集区域”为申报范围,涉及扬州、淮安、宿迁、徐州4市19个县(市、区),总面积达1.95万平方公里。项目聚焦区域内圈圩养殖造成湖泊湿地萎缩水系不畅、农田面源污染影响河湖水质、矿山开采损毁生态系统结构三大突出生态问题,共布局了湿地保护修复、水生态修复治理、国土
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智慧监管5类25个成熟子项目。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数字赋能与智慧监管项目”的采购公告,旨在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生态修复与监管的智能化水平。该项目涉及多个子项目,包括水生态修复治理、矿山修复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评估、资金使用监控以及林地生态系统观测等,总投资额高达2037万元。
具体来看,水生态修复治理类项目将针对宿迁、淮安、扬州和徐州等市的水域进行技术性监管技术服务,预算金额为720万元。该项目旨在通过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规范性、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管,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矿山修复综合整治类项目则围绕江苏“国家山水工程”展开,预算金额为550万元。该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赋能和智慧监管手段,对矿山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类项目进行监管,确保项目遵循科学、正确的生态保护修复理念,并按时完成既定绩效目标。
林地生态系统观测技术服务项目预算为189万元,将针对工程区内重要林地开展生态系统监测,以林地碳汇、栖息地质量、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监测为主要目标。而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类项目则预算170万元,旨在通过专业技术团队对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类项目进行监管,确保项目科学、规范实施。
此外,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评估技术服务预算为204万元,将针对江苏“国家山水工程”涉及的多个子项目进行年度评估和综合评估,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资金使用监控技术服务预算同样为204万元,将确保项目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以上各项采购工作将于7月15日至7月17日陆续开标,标志着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推进“数字赋能与智慧监管项目”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力提升江苏省在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为构建美丽江苏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