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新久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兴旺宝VIP1星1

收藏

齿轮泵的维护与检修

时间:2022-03-29      阅读:415

  1.齿轮泵轴磨损后的维修
 
  齿轮泵中轴的磨损主要是因为轴两端与支撑滚针间的摩擦磨损,使轴径变小。如果是轻微磨损,可通过镀一层硬铬来加大此部位轴的直径尺寸,使轴得到修复。如果轴磨损严重,则应45钢或40cr钢重新制造,轴毛坯经粗、精车后,轴承部位要热处理, 硬度为hrc60-65,然后再经磨削,使轴承配合部位表面粗糙度 ra不大于0.32μm;轴的圆度和圆柱度允差为0.005mm;与齿轮配合部位按h7/h6、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0.63μm。
 
  2.齿轮泵泵体磨损后的维修
 
  泵体内表面磨损主要是吸油区段圆弧形工作面.如果出现轻微磨损,可用油石修磨去毛刺后使用。泵体是由铸铁铸造毛坯成型, 出现严重磨损时应更换新件。如果泵内齿轮两端面是用磨削修复, 则泵体宽度尺寸也要改变,与齿轮两端修磨去掉的尺寸相等,重新加工后的泵体两端面应达到图3所示的技术要求。
 
  3.齿轮泵两端盖磨损之后的维修
 
  齿轮泵的端盖用铸铁制造,出现磨损现象后,轻微的可在平板上研磨修平,磨损比较严重时应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修平。修磨后的端盖与泵体配合连接的平面接触应不低于85%.平面度允差、端面对孔中心线的垂直度允差、两端面的平行度允差和两轴孔中心线的平行度允差均为0.01mm。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1. 5μm。
 
  4.齿轮泵用滚针轴承的维修更换
 
  泵中零件维修后,轴承滚针应更换。对滚针要求是:全部滚针直径的尺寸误差不应超过0.003mm,长度允差为0.1mm,与轴配合间隙应在0.01mm左右;滚针装配时要按数量要求充满轴承壳内,滚针间要相互平行布置。
 
  检修步骤:
 
  1.拆卸
 
  拆卸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设备结构,工艺流程,运行状态;拆卸时应小心谨慎,避免损坏设备零部件。
 
  2.复查数据
 
  对齿轮泵各部件配合间隙,应做全面检查。
 
  3.检查
 
  对拆下的零部件进行详细检查,对齿轮作着色检查,不允许存在裂纹;轴颈的圆锥度合格,表面不得有划痕,粗糙度Ra的zui大允许值为1.6μm;端盖、托架、泵体不得有明显缺陷。
 
  4.修复或更换
 
  对超标的零部件应予以更换,对需修复的零部件,修复后应符合标准。
 
  5.组装及调整
 
  齿轮端面与端盖,托架的轴向间隙,依靠改变端盖,托架与泵体之间的密封垫片的厚度来调整;紧固端盖螺栓时,用力对称均匀,边紧边盘动转子,遇到转子转不动时,应松掉螺栓重紧;加填料或装油封时,紧压盖时仍需边紧边盘动转子,不可紧得过死。
 
  6.试车
 
  水压试验为工作压力的1.5倍,保持5min不漏,试车运行期间,无泄漏,运行声音正常,无异常振动,出口压力符合要求为合格。
上一篇: 潜水排污泵的维护 下一篇: 齿轮泵的简介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